7月16日,第四屆中國詩歌節首日活動精彩紛呈,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詩人,深入北川、安縣,走進校園和社區,與市民、師生共話詩情。
  □本報記者 吳璟 黃里
  談論詩歌就是談論世上最美麗的事
  詩歌如何把握時代氛圍?如何讓中華詩詞在當代社會進一步發展?新媒體的出現是否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詩歌生態?作為第四屆中國詩歌節的重要內容之一,詩歌論壇“夢想與現實”第一場於16日上午在綿陽師範學院舉行。“談論詩歌,就是談論世上最美麗的事。”82歲高齡的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院長謝冕用這樣的評論來展現詩歌的魅力。隨後,中國詩歌學會名譽會長張同吾在《自然的美與美的自然》主題演講中,對中國詩歌詠嘆大自然、書寫美好盛世的精神進行了全面總結;中國作協創作研究部研究員霍俊明以批判的眼光審視詩歌的現狀,呼喚詩人們更多地關註現實生活……
  論壇現場,數位理論家、詩人旁徵博引、各抒己見,多種思維的理性碰撞,讓詩仙故里詩意盎然。
  北川採風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16日下午,參加詩歌節的115名詩人前往北川採風,併到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為逝者默哀、獻花。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內,詩人們觀看了《家園破碎》和《唐家山堰塞湖排險》兩部真實還原地震的紀錄片。“苦難降臨時,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震救災,這種頑強和英勇讓人感動。”中華詩詞協會副會長周篤文說。
  詩人們來到北川新縣城,面對新北川鳳凰涅槃般的重生,貴州作家協會副主席、詩人姚輝說:“北川人民不是簡單地建起一座城,而是精神的再造和文化的呈現。”
  “北川新縣城讓人驚喜不已。”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作家劉功業直言,這次採風活動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人在自然面前很渺小,但人面對災難卻表現出來的堅強讓我感慨,值得我好好回味後寫出好的作品。”
  文化惠民活動精彩紛呈
  悠揚的大提琴聲緩緩響起,四川交響樂團的演員們唱響《卿雲歌》,讓16日晚的“第四屆中國詩歌節中華詩詞音樂會”透出別樣風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身著古裝的女子緩緩走來,一首《子衿》征服全場觀眾。突然,演奏曲風一變,陣陣鼓聲奮力敲響,4個身著長袍的男歌者唱起《大風歌》,讓人為之一振。大家耳熟能詳的《水調歌頭》、《釵頭鳳》、《採蓮曲》等詩詞,也在交響樂的伴奏中被一一傳唱。
  “這一刻,我們為詩歌插上音樂的翅膀。”當本場音樂會導演、著名音樂家李元華登臺時,演出達到高潮,一首動聽的《黃鶴樓》更贏得陣陣掌聲。79歲的李元華對詩歌、對四川有著特殊的感情,“四川文化底蘊深厚,可以說是一個詩的聖地。”
  不僅僅是一場詩詞音樂會,整個詩歌節,詩人們帶來的文化惠民活動都別具高雅。
  當天下午,第四屆中國詩歌節“現當代詩詞朗誦會”安縣專場在縣工人文化宮舉行。《天上的街市》、《雨巷》、《鄉愁》……一首首經典詩詞被吟誦,近800個座位的會場座無虛席,還有不少觀眾站著觀看,共同度過一個詩意飛揚的下午。
  (原標題:詩仙故里詩意盎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a90zawfq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